近年來 網約車司機、網約配送員 及同城貨運貨車司機等 依托平臺從業人員 顯著增加 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 的職業傷害保障問題 也備受重視 2022年7月1日,我國啟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標志著新業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保障邁上新臺階。截至2024年3月末,已有801.7萬人被納入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范圍。 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 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 和人群有哪些? 平臺企業 應履行哪些責任呢? 試點范圍和人群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安排,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決定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行業為重點,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海南、重慶、四川7個省市和曹操出行、美團、餓了么、達達、閃送、貨拉拉、快狗打車7家平臺企業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 試點人群為 上述平臺企業的勞動者 目前試點范圍之外的人群也不用著急,人社部將適時擴大試點范圍,把更多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納入制度保障。 平臺企業應履行的責任 辦好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這件事 既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也分散企業風險 1 平臺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如實申報、及時足額繳納職業傷害保障費; 2 協助有關部門辦理參保登記核實、數據傳遞、費款征繳、爭議處理等事項, 3 協助辦理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待遇申請、調查取證、勞動能力鑒定申請等服務事宜。 作為試點的平臺企業,美團建設了超50人的線上理賠服務團隊,通過7×24小時的人工坐席,保證職業傷害保險理賠過程中與人社部門、騎手間的溝通效果; 聯合超700人的試點屬地合作商,提供職業傷害處置及相關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