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人社發〔2018〕99號
關于印發《濟南市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減證
便民落實意見》的通知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高新區社會事務局、財政局,南部山區組織人事局、財政局:
為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推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實現“一次辦成”,市勞動就業辦公室按照“六個一律”原則,對19項納入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只跑一次”清單政策進行再梳理再優化,進一步減少申請材料,精簡辦事程序,縮短辦理時限,經研究形成《濟南市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減證便民落實意見》,現下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并按照以下工作要求加緊推動落實:
一、提高思想認識
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動員大會部署要求,把“三跑”事項落地實施作為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以革命的精神、革新的精神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達到“一次辦成”的效果。結合“一網通辦”,加快推進信息梳理、歸集和共享,推動實現全程留痕,統一監管。結合“三照三轉三改三推”活動,突出換位體驗,設身處地為群眾和企業著想,切實發揮公共就業服務促進就業創業的積極作用。
二、嚴格落實政策
各級公共就業服務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推進落實,根據《意見》要求,把握好三個環節。一是嚴格按規定收取材料。窗口工作人員自本文下發之日起嚴格按照精簡后的申請材料開展政策宣傳和業務辦理工作;二是嚴格辦事程序。各級業務辦理人員要盡快熟悉調整后的業務流程和操作系統,熟練掌握信息核查方式,切實提質提效提速。三是嚴格在承諾時限內辦結。要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嚴格把控審批、公示環節時限,對因工作失誤造成補貼未能按時發放的,按規定嚴肅問責。
三、加強溝通協作
各區縣人社、財政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及時將資金撥付到位,確保按時發放。
本文件自下發之日起執行,凡過去文件規定與本文件不一致的,均以此文件為準。
附件:《濟南市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減證便民落實意見》
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濟南市財政局
2018年8月22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
濟南市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減證便民落實意見
為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推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實現“一次辦成”,按照“六個一律”原則,從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三個方面,對19項納入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只跑一次”清單政策進行再梳理再優化,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創業。政策調整具體內容如下:
一、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商業綜合保險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7〕62號文件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做如下調整:
(一)申請機構需提供以下材料
1.《濟南市家政服務機構申領從業人員商業綜合保險補貼花名冊》(附件1-2);
2.家政服務機構與從業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家政服務中介合同(協議);
3.商業保險機構出具的商業綜合保險費收費發票和被保險人名單復印件;
4.家政服務機構的銀行基本賬戶賬號(首次申請時提供)。
(二)辦事程序
1.申報時間為每年10月份。符合申報條件的家政服務機構按當期參加商業綜合保險的人數填寫《濟南市家政服務機構商業綜合保險補貼申請表》(附件1-1),向機構注冊地所在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提出申請。
2.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接到申報材料后,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核實家政服務機構經營范圍及注冊地址。按照市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商業綜合保險經辦機構服務協議的規定,由商業綜合保險經辦機構對申報家政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的相關參保信息進行查詢和核實。符合條件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于申報月份次月錄入系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對家政服務機構申領從業人員商業綜合保險補貼情況進行公示(附件1-3),公示期5個工作日,無異議的,編制《濟南市家政服務機構申領從業人員商業綜合保險補貼資金明細表》(附件1-4),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負責將補貼資金撥付至各家政服務機構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保留好資金發放手續。
(三)辦理時限
符合條件的在申報月次月20個工作日內將補貼資金發放到位。
二、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創業示范園認定
現對《關于印發〈濟南市市級創業孵化基地認定及管理實施意見〉的通知》(濟人社發〔2016〕61號)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做如下調整:
(一)申請單位需提供以下材料
1.《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創業示范園認定申報表》(附件2-1)《入駐企業基本信息登記表》(附件2-2)。
2.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運行書面報告。包括基本條件、創業服務、扶持政策、培育成果、社會經濟效益以及品牌制度建設等內容。
3.基地證明材料。包括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房產證(房屋租賃合同)復印件,服務機構及服務人員情況。
4.入駐實體證明材料。包括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經營者)身份證、入駐協議(租賃合同)復印件。
(二)辦事程序
1.申報。申報單位向所在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提出申請,并登陸“山東政務服務網”申報并提交申報材料。
2.初審。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依據標準,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并實地考察核實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初審合格的簽署意見后,報送市勞動就業辦公室。
3.考評。考評分為資料審核、集中答辯、實地評審三個階段:
(1)資料審核。評審組根據規定標準和評審細則,對申報單位書面資料進行審核。
(2)集中答辯。評審組聽取申報單位現場答辯。
(3)實地評審。實地評審通過查閱資料、走訪創業實體、實地查看等方式,核實候選單位申報材料和現場答辯真實性,形成實地評審意見。
4.公示。考評成績及格以上的,公示5個工作日,接受社會監督。
5.認定。公示無異議的,予以認定。
6.發放。按照規定程序發放補貼資金。
(三)辦理時限
60個工作日。
三、就業、失業登記
現對濟人社發〔2011〕48號和濟人社發〔2015〕152號文件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做如下調整:
(一)申請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證;2.戶口簿(居住證)。
(二)辦事程序
1.就業(轉移就業)登記
(1)單位就業(或創業)人員
①個人申請。向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②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將申請人信息與工商、社會保險等部門數據進行核驗。初審合格后,辦理就業信息錄入,即時生效,并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復審。
③區縣復審。通過數據平臺進一步核驗,不合格的,取消登記認定,并通知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告知本人。
(2)靈活從業人員
①個人申請。向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并填寫《濟南市城鄉統一就業失業登記申請表》。
②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將申請人信息與工商、社會保險等部門數據進行核驗。初審合格后,辦理就業信息錄入,即時生效,并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復審。
③區縣復審。通過數據平臺進一步核驗,不合格的,取消登記認定,并通知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告知本人。
2.失業(未轉移)登記
(1)本市戶籍失業人員
①個人申請。向戶口所在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②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將申請人信息與工商、社會保險等部門數據進行核驗。初審合格后,辦理失業信息錄入,即時生效,并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復審。
③區縣復審。通過數據平臺進一步核驗,不合格的,取消登記認定,并通知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告知本人。
(2)本市戶籍靈活從業人員
①個人申請。向戶口所在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并填寫《濟南市城鄉統一就業失業登記申請表》。
②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將申請人信息與工商、社會保險等部門數據進行核驗。初審合格后,辦理失業信息錄入,即時生效,并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復審。
③區縣復審。通過數據平臺進一步核驗,不合格的,取消登記認定,并通知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告知本人。
(3)外地來濟人員
①個人申請。在我市連續居住6個月以上且在我市參加社會保險6個以上的外地來濟失業人員向居住地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②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將申請人信息與工商、社會保險等部門數據進行核驗。初審合格后,辦理失業信息錄入,即時生效,并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復審。
③區縣復審。通過數據平臺進一步核驗,不合格的,取消登記認定,并通知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告知本人。
(三)辦理時限
即時辦理。
四、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房租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4〕97號、濟人社發〔2015〕70號、濟就辦字〔2016〕6號文件中的補貼范圍、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調整如下:
(一)補貼范圍
1.本市戶籍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軍隊退役人員、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殘疾人、農業富余勞動力、新成長勞動力于2014年7月1日后工商登記注冊入駐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2.法定勞動年齡內連續在本市居住6個月以上且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外來常住就業失業登記人員,于2017年12月30日后工商注冊登記入駐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外來常住就業失業登記人員與本市戶籍創業人員享受同等補貼標準。
(二)申請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房租補貼申請確認表》(附件4-1);
2.創業者身份證;
3.戶口簿;
4.房租付款憑證。
(三)辦事程序
個體工商戶入駐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房租補貼通過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申報審批。
1.個人申請。符合申領條件的個體工商戶,攜帶申請材料并填寫附件4-1,向個人入駐基地所在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2.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受理后,現場完成以下工作:
(1)審核創業者提供的申請材料,掃描申請確認表、身份證、戶口簿、房租付款憑證原件上傳審核系統。
(2)通過工商數據、社保數據比對,查詢創業者工商注冊信息、外來常住就業失業登記人員在本市連續繳納6個月社會保險繳費情況,查詢結果截圖上傳審核系統,作為審核憑證。
(3)在審核系統中完成創業人員信息登記和房租補貼申報,并在附件4-1中簽署意見,上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申報資料原件及時退還本人。
3.審核確認。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根據轄區內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初審上報的房租補貼信息,對照掃描上傳的申請材料進行復核審批確認,并在附件4-1中簽署意見。
4.公示。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通過審核系統導出房租補貼通過人員名單、補貼發放金額等信息,公示5個工作日,接受社會監督。
5.資金發放。公示無異議后,由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按規定程序將補貼資金發放給創業者。補貼資金發放采用銀行轉賬支付方式,不得使用現金。
(四)辦理時限
30個工作日。
五、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和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5〕111號文件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調整如下:
(一)申請單位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一次性創業補貼
(1)《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和崗位開發補貼申請確認表》(附件5-1);
(2)法人身份證原件;
(3)申報當月前最近連續12個月企業利潤匯總表。
2.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
在提供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材料的基礎上,同時提供以下材料:
(1)《小微企業申請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人員花名冊》(附件5-2);
(2)帶動就業人員身份證原件;
(3)勞動合同原件;
(4)屬于高校畢業生提供畢業證原件和戶口簿。
(二)辦事程序
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和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通過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申報審批。
1.單位申請。符合申領條件的小微企業,攜帶申請材料并填寫附件5-1,向工商注冊登記地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2.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受理申請后,現場完成以下工作:
(1)審核創業者提供的申請材料,掃描申請確認表和材料原件上傳審核系統。
(2)通過工商數據、社保數據比對,查詢創業者工商注冊信息、社會保險繳費情況,查詢結果截圖上傳審核系統,作為審核憑證。
(3)在審核系統中完成創業人員信息登記和創業補貼申報,并在附件5-1中簽署意見,上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申報資料原件及時退還本人。
3.審核確認。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根據轄區內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初審上報的創業補貼信息,對照掃描上傳申請材料進行復核審批確認,并在附件5-1中簽署意見。
4.公示。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通過審核系統導出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崗位開發補貼通過人員名單、補貼發放金額等信息,公示5個工作日,接受社會監督。
5.資金發放。公示無異議后,由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按規定程序將補貼資金發放給申請單位。補貼資金發放采用銀行轉賬支付方式,不得使用現金。
(三)辦理時限
30個工作日。
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7〕43號文件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做如下調整:
(一)申請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招用的高校畢業生的戶口簿、身份證、畢業證;
2.《勞動合同》;
3.《小型微型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 (可從“濟南市勞動就業辦公室”官網下載);
4.《小型微型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花名冊》(可從“濟南市勞動就業辦公室”官網下載)。
(二)辦事程序
1.企業申請。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型企業持上述材料到工商注冊地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自愿申請。
2.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接到申請后,進行如下大數據比對:
(1)登陸“濟南市事中事后監管服務系統”中的“小微企業名錄”進行信息比對,確定是否屬于小型微型企業;通過系統中的“不良信息”模塊進行信息比對,確定小型微型企業是否正常經營,并將查詢結果即時截圖存檔備查。
(2)通過社保數據比對確定企業繳費時間和金額。符合條件的,將所需要的材料拍照上傳并存檔,錄入系統,同時在《小型微型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附件6-1)和《小型微型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花名冊》(附件6-2)上簽署意見、蓋章,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并將初審結果及時告知本人。
3.區縣復審。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接到審核材料后完成復審工作,無異議的,在《小型微型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附件6-1)和《小型微型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花名冊》(附件6-2)上簽署意見、蓋章,交回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4.公示。經復審符合補貼條件的企業,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于季度末打印出《小型微型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公示》(附件6-4),在街道(鎮)明顯位置進行不少于五個工作日的公示,無異議的,將公示結果反饋到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
5.發放。公示結束后,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在季度末編制《小型微型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資金明細表》(附件6-3),并及時向各區縣財政局申請配套比例后的資金,撥付至由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按規定將補貼撥付到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并保留好資金發放相關證明。
符合條件的在次季度20個工作日內將上季度補貼資金發放到位。
七、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7〕42號文件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做如下調整:
(一)申請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證;2.戶口簿;3.畢業證;4.報到證。
(二)辦事程序
1.個人申請。符合補貼條件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后,及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本人持上述材料,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自愿申請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請時填寫《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認定表》(附件7-1)。
2.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接到申請后,進行如下大數據比對:
(1)確認是否在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如無失業登記記錄,現場辦理;
(2)通過工商系統數據比對確認是否“領取和曾經領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是否自主創業”;
(3)通過社保數據比對確認繳費情況以及“是否曾被用人單位吸納就業”。
符合條件的,將所需要的材料拍照上傳并存檔,錄入系統,同時在《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認定表》(附件7-1)上簽署意見、蓋章,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并將初審結果及時告知本人。
3.區縣復審。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接到審核材料后完成復審工作,無異議的,在《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認定表》(附件7-1)上簽署意見、蓋章,交回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4.公示。經復審符合補貼條件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于季度末打印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公示》(附件7-4),在街道(鎮)明顯位置進行不少于五個工作日的公示,無異議的,將公示結果反饋到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
5.發放。公示結束后,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在季度末編制《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請發放登記表》(附件7-2),上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編制《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資金申請匯總表》(附件7-3)及時向各區縣財政局申請配套比例后的資金,撥付至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資金專戶。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負責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申請者本人個人銀行賬戶并保留好資金發放相關證明。
(三)辦理時限
符合條件的在次季度20個工作日內將上季度補貼資金發放到位。
八、創業者(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小額擔保貸款(小額擔保貸款貼息)
(一)申請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創業者(個人)小額擔保貸款申請材料
(1)居民身份證;(2)《濟南市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申請表》(附件8-1)。
2.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小微企業)小額擔保貸款申請材料
(1)企業認定申請材料:①《濟南市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認定表》(附件8-2);②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花名冊(附件8-3)。
(2)企業貼息申請材料:①《濟南市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申請撥付表》(附件8-4);②貸款合同;③借款憑證;④申請貼息期間的利息支付憑證;⑤還款憑證。(2-5項提供復印件加蓋企業公章)
(二)辦事程序
1.創業者(個人)小額擔保貸款
(1)個人申請
個人申請前確認已辦理就業失業登記,未辦理就業登記的持身份證、戶口簿就近到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辦理就業登記(城鎮就業登記或轉移就業登記)。辦理就業登記后到經營注冊所在地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填寫《濟南市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申請表》,提出申請,簽署個人承諾。
(2)街道(鎮)人社中心受理申請
①主動向申請人解釋政策規定,指導填寫申請表格,初步審核人員身份;
②錄入系統,掃描申請表存入系統,上傳區縣勞動勞動就業辦公室公室;
③指導提示申請人準備銀行貸款所需資料。
(3)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人員資格復核
①核對系統錄入信息是否與系統上傳的《濟南市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申請表》內容一致;
②審核就業、工商、社保數據,對人員資格進行復核。
(4)信息公示
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在杜絕個人敏感信息泄露的前提下,將通過人員資格審核的人員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期為五個工作日。公示結束后,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向經辦銀行提供資格審核通過人員名單。
(5)經辦銀行、擔保機構貸前調查、貸款審核、貸款發放
經辦銀行上門考察,與借款人、擔保人等進行面談,收集貸款材料,面簽相關材料。經辦銀行、擔保機構對申請人信用狀況、貸款用途、經營情況、還款能力等進行綜合評估審核,對符合貸款條件的,擔保機構辦理擔保手續,經辦銀行辦理貸款發放手續,對不符合貸款條件的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6)貼息撥付
貼息實行先交后補,貼息數額由經辦銀行向擔保機構提供。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進行動態數據比對,對符合條件的人員,經財政審核后由擔保機構于每季度終了后將貼息資金撥付至借款人扣息賬戶;對不符合條件的,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通知借款人提前歸還貸款不再享受貼息,并通知擔保機構停止撥付貼息。
2.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小微企業)小額擔保貸款
(1)企業資格認定申請
符合條件的企業向注冊地區縣勞動就業公室提交認定申請材料,簽署承諾。
(2)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資格認定
區縣勞動就業公室通過查詢工商信息、社會保險繳納信息等,核實企業職工人數及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情況,進行企業資格審核認定并確定貼息貸款金額。對符合條件的在《濟南市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認定表》上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
(3)信息公示
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將審核認定的企業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期五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由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通知企業符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資格。
(4)企業貸款辦理
企業可自行確定銀行辦理銀行貸款。
(5)貼息資金申請撥付
經審核認定的企業辦理貸款后,貼息實行“先交后補”。企業貸款按時還款后向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郵寄貼息申請材料。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在《濟南市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申請撥付表》上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通知擔保機構按規定將貼息資金撥付企業賬戶。
(三)辦理時限
創業者(個人)、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小微企業)資格認定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含公示期)。
九、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7〕38號文件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做如下調整:
(一)申請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證;2.戶口簿。
(二)辦事程序
1.個人申請。符合補貼條件的失業登記人員,實現靈活就業后,及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本人持上述材料,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自愿申請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請時需填寫《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附件9-1)。
2.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接到申請后,根據就業困難人員類別和填報信息進行如下信息核對:
(1)確認是否在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如無失業登記記錄,現場辦理;
(2)通過工商系統數據比對確認是否“領取個體工商戶或者企業營業執照、是否自主創業”;
(3)通過社會保險查詢系統查詢確認:申請人是否按照靈活就業人員類型參保繳費;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中超出法定勞動年齡的,是否是正在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是否曾被用人單位吸納就業;
(4)通過民政部門,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證號,核實申請人是否正在領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成年后孤兒類別,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婚姻現狀,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5)通過國家殘聯網站http://www.cdpf.org.cn/2dzcx/,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證號,核實殘疾證的真實性;
(6)通過到所在區縣工會核查,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濟南市特困職工優待證》證號,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7)通過登錄學信網https://www.chsi.com.cn/,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高校畢業證號,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通過以上核查發現異議信息的,當面告知或者及時通知援助對象。符合就業援助補貼政策條件的,將所需要的證明材料拍照上傳并存檔,錄入系統,同時在《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附件9-1)上簽署意見、蓋章,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并將初審結果及時告知本人,請申請人在《就業援助告知書》(附件9-3)上簽字確認。
3.區縣復審。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接到審核材料后完成復審工作,無異議的,在《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附件9-1)上簽署意見、蓋章,交回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4.公示。經復審符合補貼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于每月末,打印出《靈活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申請公示》(附件9-2),在所在街道(鎮)明顯位置進行不少于五個工作日的公示,無異議的,反饋到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
5.發放。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在季度末編制《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申請發放登記表》(附件9-4),上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編制《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資金申請匯總表》(附件9-5)報區縣財政局按規定將資金撥付至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資金專戶。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負責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申請者本人個人銀行賬戶并保留好資金發放相關證明。
(三)辦理時限
符合條件的于每季度末次月5日之前錄入系統。錄入完畢后20個工作日之內,將就業援助補貼資金撥付發放到位。
(四)其他事項
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的“4050”失業人員,是指夫妻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處于失業狀態,且辦理了失業登記的“4050”失業人員。夫妻雙方有一人已從事穩定就業的,不能認定為城鎮零就業家庭。
十、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7〕39號文件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做如下調整:
(一)申請人和申請單位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申請人:(1)身份證;(2)戶口簿。
2.申請單位:(1)《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人員花名冊》;(2)《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申請匯總表》;(3)勞動合同;(4)工資發放憑證。
(二)辦事程序
1.個人申請
符合補貼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持身份證、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自愿申請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申請時需填寫《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認定和崗位補貼申請表》(附件10-1)。
(1)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接到申請后,根據就業困難人員類別和填報信息進行如下信息核對:
①確認是否在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如無失業登記記錄,現場辦理。
②通過工商系統數據比對確認是否“領取個體工商戶或者企業營業執照、是否自主創業”。
③通過社會保險查詢系統查詢確認:申請人是否按照靈活就業人員類型參保繳費;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中超出法定勞動年齡的,是否是正在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是否曾被用人單位吸納就業。
④通過到民政部門,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證號,核實申請人是否正在領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成年后孤兒類別,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婚姻現狀,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⑤通過國家殘聯網站http://www.cdpf.org.cn/2dzcx/,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證號,核實殘疾證的真實性。
⑥通過到所在區縣工會核查,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濟南市特困職工優待證》證號,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⑦通過登錄學信網https://www.chsi.com.cn/,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高校畢業證號,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通過以上核查發現異議信息的,當面告知或者及時通知援助對象。符合就業援助補貼政策條件的,將所需要的證明材料拍照上傳并存檔,錄入系統,同時在《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附件10-1)上簽署意見、蓋章,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審核認定。
(2)區縣復審。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接到申請后完成復審工作,無異議的,在《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附件10-1)上簽署意見、蓋章,交回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2.單位申請
(1)單位招聘。用人單位招聘從事公益性崗位的就業困難人員,向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提出申請,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向社會發布公益性崗位招聘人員公告。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會同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公益性崗位使用單位采取考試、面試、走訪等適當形式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進行考察錄用。用人單位確定擬招聘錄用人員后,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及時打印出《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擬聘人員公示》(附件10-2),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對擬錄取人員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無異議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通知用人單位辦理招聘錄用手續。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打印《就業援助告知書》(附件10-3),交本人簽字確認并留存。
(2)資金申請。用人單位于每季度末當月20日前,填制、匯總《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人員花名冊》(附件10-4)、《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申請匯總表》(附件10-5)、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憑證,向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提出補貼資金發放申請。
(3)公示。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對經復審符合公益性崗位補貼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進行不少于五個工作日的公示。
(4)發放。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將《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申請匯總表》(附件10-5)上報區縣財政局,區縣財政局將補貼資金撥付至用人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帳戶。
(三)辦理時限
符合條件的于每季度末次月5日之前錄入系統。錄入完畢后20個工作日之內,將就業援助補貼資金撥付發放到位。
(四)其他事項
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的“4050”失業人員,是指夫妻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處于失業狀態,且辦理了失業登記的 “4050”失業人員。夫妻雙方有一人已從事穩定就業的,不能認定為城鎮零就業家庭。
十一、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7〕40號文件中的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做如下調整:
(一)申請人和申請企業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申請人:(1)身份證;(2)戶口簿。
2.申請企業:(1)《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招用人員備案花名冊》;(2)《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花名冊》;(3)《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資金申請表》;(4)勞動合同;(5)工資發放憑證。
(二)辦事程序
1.個人申請
符合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條件的人員,持身份證、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自愿申請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申請時需填寫《就業困難人員(企業、單位吸納)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申請表》(附件11-1)。
(1)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接到申請后,根據就業困難人員類別和填報信息進行如下信息核對:
①確認是否在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如無失業登記記錄,現場辦理。
②通過工商系統數據比對確認是否“領取個體工商戶或者企業營業執照、是否自主創業”。
③通過社會保險查詢系統查詢確認:申請人是否按照靈活就業人員類型參保繳費;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中超出法定勞動年齡的,是否是正在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是否曾被用人單位吸納就業。
④通過到民政部門,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證號,核實申請人是否正在領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成年后孤兒類別,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婚姻現狀,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⑤通過國家殘聯網站http://www.cdpf.org.cn/2dzcx/,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證號,核實殘疾證的真實性。
⑥通過到所在區縣工會核查,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濟南市特困職工優待證》證號,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⑦通過登錄學信網https://www.chsi.com.cn/,根據申請人填報的姓名和高校畢業證號,核實其填報內容的真實性。
通過以上核查發現異議信息的,當面告知或者及時通知援助對象。符合就業援助補貼政策條件的,將所需要的證明材料拍照上傳并存檔,錄入系統,同時在《就業困難人員(企業、單位吸納)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申請表》(附件11-1)上簽署意見、蓋章,報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審核認定。
(2)區縣復審。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接到申請后完成復審工作,無異議的,在《就業困難人員(企業、單位吸納)認定和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申請表》(附件11-1)上簽署意見、蓋章,交回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2.企業申請
(1)人員備案管理。企業(單位)新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前置備案管理。企業(單位)新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后,于每月20日前,持《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招用人員備案花名冊》(附件11-2)到企業(單位)工商注冊地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辦理享受政策招用人員備案手續。
(2)資金申請。企業(單位)于每年6、12月的20日前,填制、匯總《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招用人員備案花名冊》(附件11-2)、《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花名冊》(附件11-3)、《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資金申請表》(附件11-4)、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憑證等,向企業(單位)工商注冊地的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提出資金發放申請。
(3)公示。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對本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的申領情況,進行不少于五個工作日的公示。
(4)發放。區縣勞動就業辦公室編制《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資金明細表》(附件11-5),報區縣財政局按規定將資金撥付至用人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帳戶。
(三)辦理時限
符合條件的于每半年末次月5日之前錄入系統。錄入完畢后20個工作日之內,將就業援助補貼資金撥付發放到位。
(四)其他事項
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的“4050”失業人員,是指夫妻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處于失業狀態,且辦理了失業登記的 “4050”失業人員。夫妻雙方有一人已從事穩定就業的,不能認定為城鎮零就業家庭。
十二、個體工商戶創業補貼和創業崗位開發補貼
現對濟人社發〔2014〕96號、濟人社發〔2015〕70號文件中的補貼范圍、申請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調整如下:
(一)補貼范圍
1.本市戶籍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各類人員,于2014年7月1日后在本市工商注冊且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2.法定勞動年齡內連續在本市居住6個月以上且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外來常住就業失業登記人員,于2017年12月30日后在本市工商注冊且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外來常住就業失業登記人員與本市戶籍創業人員享受同等補貼標準。
(二)申請人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一次性創業補貼
(1)《個體工商戶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崗位開發補貼申請確認表》(附件12-1);
(2)創業者身份證原件;
(3)戶口簿。
2.崗位開發補貼
在提供一次性創業補貼申請材料的基礎上,同時提供以下材料:
(1)《個體工商戶申請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人員花名冊》(附件12-2);
(2)帶動就業人員身份證原件;
(3)勞動合同原件;
(4)屬于高校畢業生提供畢業證原件及戶口簿。
(三)辦事程序
個體工商戶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崗位開發補貼通過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申報審批。
1.個人申請。符合申領條件的個體工商戶,攜帶身份證并填寫附件12-1,向工商注冊登記地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2.受理初審。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受理申請后,現場完成